全國服務熱線
18823672556
特種陶瓷的優(yōu)越性能對各種工業(yè)設備,以及軍用裝備的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昂貴特種陶瓷材料的加工成本和本身材料的可靠性成為了束縛特種陶瓷應用的“韁繩”。因此,要實現(xiàn)特種陶瓷的實用化和普及化,關鍵在于提高陶瓷的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想辦法降低加工陶瓷材料的成本。鑫騰輝數(shù)控專業(yè)生產各種數(shù)控機床,針對陶瓷材料的加工特點,專門設計出一款可以加工特種陶瓷材料的數(shù)控機床。陶瓷精雕機可以加工各種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鋯氧化鋁陶瓷材料。并且顯著的降低了加工的成本。
陶瓷作為一種硬脆材料,其加工方式主要以金剛石砂輪磨削為主,加工成本占到陶瓷部件總成本的60%~80%,部分甚至高達90%。因此,要降低陶瓷部件的成本關鍵在于降低其加工成本。為降低特種陶瓷的加工成本,在發(fā)展傳統(tǒng)機械加工的基礎上,ELID磨削加工、化學機械加工、電火花加工、超聲加工、激光/等離子加工、高壓磨料水射流加工以及各種復合加工工藝等先進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藝如雨后春筍,大大提高了陶瓷的加工效率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陶瓷的性能得到顯著提升,加工成本已經逐漸的在下降。為解決特種陶瓷的脆性問題,人們相繼提出了纖維增韌、晶須增韌、相變增韌、協(xié)同增韌及粒子強化等多種增韌強化措施,取得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陶瓷材料的強度、韌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為特種陶瓷的應用開拓了新領域。此外,人們還受貝殼、竹、骨骼等天然生物材料的啟發(fā),提出了仿生結構設計概念,為陶瓷材料的強韌化提供了一條嶄新的研究和設計思路。
為實現(xiàn)特種陶瓷的實用化和普及化,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美國。美國自1993年起實施了一項為期5年的熱機用低成本陶瓷計劃,研究開發(fā)先進的陶瓷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技術,以期在提高質量和性能的同時,將陶瓷部件的成本降低一個數(shù)量級以上。從2000年開始,美國又實施了一項為期20年的美國先進陶瓷發(fā)展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基礎研究、應用開發(fā)和產品使用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力爭到2020年時使特種陶瓷能成為一種經濟適用、性能可靠的首選材料,并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制造業(yè)、航空、航天、軍事以及消費品制造等領域。